首页 > 佛滔讲堂 >

端午节别称

2014-06-11 11:00:46   来源:佛滔算命网

端阳节是端午节的别名之一。也许您还不知道,端午节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别名最多的一个。每一个名称,都代表了人们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的一种独特理解。

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,达二十多个,堪称节日别名之最。如有端午节、端五节、端阳节、重五节、重午节、天中节、夏节、五月节、菖节、蒲节、龙舟节、浴兰节、粽子节等等。

端阳节,据《荆楚岁时记》载,因仲夏登高,顺阳在上,五月正是仲夏,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,故称五月初五为“端阳节”。

重午节,午,属十二支,农历五月为午月,五、午同音,五、五相重,故端午节又名“重午节”或“重五节”,有些地方也叫“五月节”。

天中节,古人认为,五月五日时,阳重入中天,故称这一天为“天中节”。

浴兰节,端午时值仲夏,是皮肤病多发季节,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。汉代《大戴礼》云:“午日以兰汤沐浴”。

解粽节,古人端午吃棕时,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、长者为胜的游戏,故又有“解粽节”之称。

女儿节,明沈榜《宛署杂记》:“五月女儿节,系端午索,戴艾叶,五毒灵符。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,饰小闺女,尽态极妍。出嫁女亦各归宁。因呼为女儿节。” 沈榜宛《杂记》载:“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,家家饰小闺女,尽态极妍。已出嫁之女,亦归宁簪以榴花,曰女儿节”。

菖蒲节,古人认为“重午”是犯禁忌的日子,此时五毒尽出,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,如在门上悬挂菖蒲、艾叶等,故端午节也称“菖蒲节”。

端午节的起源和形成,不是某一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,而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,具体地说是对华夏人文初祖伏彝氏创造的太极八卦学字文化----河图洛书中的天数25、地数30、天地之数和55的俗化纪念。阴历五月初五,当作天干地支记岁记日月时辰的数字和阴阳合和的极端是子来经念。中国发俗谚语中说:“正月下,打新春;二月二,龙抬头;三月三,祭祖先;四月八,拜菩萨;五月五,过端午;六月六,晒丝绸;七月七,掐巧乞;八月十五正中秋;九月九,度重阳;十月一,送寒衣;十一月冬至数阳九,十二月腊八年到头。”几乎每个月都有节,都是数字重复。中国人的数字观念是尊一崇三尚五,二五为十是阴阳运行规律。因此,伏彝文化的数学科学,成就了中国的干支记岁。黄帝时代创造的中国历书,成为世界科学的第一个骄子。历书与同时期的《黄帝内经》都运用阴阳五行的辨证法将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个统一的巨大的系统,产生了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理论休系。

* 八字命运精批 *

八字排盘分析命局喜忌,揭示您一生命运、事业财帛、情感婚恋以及未来发展。
您的姓名:
您的性别:
您的生辰:
您的手机:
立即测算

大师测算

有事求卦,预知前程祸福

卜筮之道,源自易理,配合天地人三道之气,推演人事物生死旺衰;古人曰:“至诚之道可以先知”。

佛滔居士讲堂: